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第十七章 媽媽如何不生出過敏兒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王群光自然診所官網)

王群光自然診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1號10樓
諮詢電話:886-2-23671086
LINE ID:0919730053
                                                                                                                         Wechat ID: a0919730053    
       台灣地區新生兒30%有過敏體質,這些寶寶較其他寶寶日後更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慢性蕁麻疹,或其他皮膚、呼吸、消化、生殖、神經系統等疾病。
醫學界以往對嬰幼兒的過敏體質或異位性皮膚炎,都認為原因不明,或是認為主要來自遺傳
「遺傳」並非形成過敏寶寶的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認的,遺傳也是造成易敏體質的可能因素之一。研究發現,若父母當中有一人具有過敏體質,則生下來的小孩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成為過敏兒,若母系是過敏體質則其機率更會增加。若父母兩者皆有過敏體質,生下來的小孩子達三分之二以上的過敏機率。因此患有過敏的父母,幾乎是束手無策消極的面對自己的寶寶也有過敏體質。
但是根據近年之醫學研究,胎兒在子宮中受到來自母體免疫球蛋白(IgG)及過敏原的持續刺激,才是嬰幼兒過敏體質的重要成因。這些先天過敏的因素,其實可以透過母親在懷孕期間避免攝取高過敏原食物,以及服用益生菌等方式得到改善
過敏體質或異位性皮膚炎,固然跟父母親之體質有所關聯,但並非像血友病或色盲等,完全由基因決定。除了由IgE引發的過敏是由遺傳因子決定外,由IgG引起的慢性過敏,大部份則是由於腸漏症,是可以預防的。
俗話說,一個人吃,兩個人補,指的就是懷孕母親吃下好的、有營養、有益的食物,可使母親及胎兒同時受益。同樣的道理,如果母親吃下會引起母體過敏反應的食物,免疫球蛋白IgG及過敏原持續不斷的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也會使胎兒受害。
如果從卵受精著床開始,胚胎就浸潤在不友善的環境中,等到胎兒的免疫系統發展成熟後,還要對抗來自母親血液中的食物過敏原,胎兒在子宮中自然會逐漸形成過敏體質。
尖端兒科、免疫學及婦產科學術界普遍認同這項研究發現:並非敏爸敏媽就一定會生出過敏兒!
反觀國內醫界間的整合交流尚不充份,在臨床醫學上,各科仍然沿襲舊有的思維在運作,各自為政,並未充份運用最先進的醫學研究成果做為保護孕婦與寶寶的防敏措施,國內「預防醫學」觀念也尚未成熟,因此造成過敏疾病擴大,不當的醫療方式仍繼續沿用。
孕婦及胎兒就傳統的專科分業來看,分屬於婦產科醫師與小兒科醫師,並未切合實際需要的進行整合。
在母親子宮中的新生命稱為胎兒,由婦產科負責;母親分娩將胎兒生出,剪斷臍帶後的新生兒,才歸小兒科醫師照護。
婦產科醫師對孕婦的照顧,傳統上都是侷限在母子平安、分娩順利、產後無併發症的範圍內。即使所謂較先進的做法,頂多是跟基因醫學部門合作,作胎兒遺傳疾病的檢測,如海洋性貧血、脊髓肌肉萎縮症(SMA)、血友病等遺傳疾病當作篩選對象。
就「孕婦如何避免生下過敏兒」而言,目前為止,婦產科醫師的答案都是「不知道」、「沒有資訊」或是「嬰兒過敏是小兒科的事」。
小兒科接收的是一個已經有9個月齡的新生命,然而過去9個月來的孕育期,胎兒階段的健康情形一直都不是小兒科醫師的責任範圍,所謂的新生兒健康體檢,小兒科醫師只負責針對新生兒出生現況來作評估。
這種被動式的檢測,眼睜睜看著新生兒的過敏體質在母親的肚子裡胎兒期形成,套用一句俗話:木已成舟,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
寶寶體質失控在先,出生後再鼓催母親注意防敏飲食並親自授乳,來加以彌補胎兒期的損害,事實上如亡羊補牢,雖仍可發揮部分效果,但是寶寶仍會變得比較容易有過敏疾病發生,比較容易生病和感染。
何不由胎兒期就開始做防範措施呢?這是功能性醫學所要努力的目標。
母親與寶寶之間,存在著感情互動的親密,也存在著健康互動的親密,母親防敏的措施做得愈周全,寶寶就能得到多一分防護力。以實際個案作說明,更能清楚了解這份休戚與共的關係:
一位32歲母親,嬰兒3個月大,雖餵食母乳,但嬰兒有異位性皮膚炎來求診,尋求為嬰兒做過敏原檢測。
嬰兒才三個月大,有上下肢屈部之異位性皮膚炎,只吃母乳,營養全部來自母親,因此,需要接受檢測的不是嬰兒,而是母親
母親在懷孕時,天天喝大量牛奶,猜測嬰兒可能對牛奶過敏,果不其然,母親抽血檢驗顯示出對牛奶重度過敏。於是請母親立即停喝牛乳及各種乳製品,改喝豆漿、米漿,各種食物都要採取輪替攝取法。除母親採用新五行細胞療法,嬰兒也服用腸黏膜修補劑及每公斤體重0.5c.c.紫蘇油。
不出二星期,嬰兒異位性皮膚炎就改善,一個月後症狀都消除,母親四個月後再抽血檢測IgG,對牛奶重度過敏的IgG 已消失了。
目前僅有少數婦產科醫師對孕婦作低敏原食物及食物輪替攝取法的宣傳衛教,對於積極的防敏優生學,貢獻效果仍顯薄弱。
若婦產科與小兒科能進行專業整合,孕婦與寶寶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新生兒的過敏機率與情形也才能逐漸降低。未來人口的健康品質、社會醫療負擔的情形才能獲得改善。
許多孕婦會注重胎教,不外乎保持好心情、好環境、聽音樂等,殊不知最重要的胎教除了情緒和營養外,也要注重母親飲食應減低過敏原的刺激,避免寶寶成為過敏兒
由於小兒科醫師或婦產科醫師對於護胎防敏,尚無專業整合之協助,現階段身為準媽媽的孕婦最好能先自立自強,靠自己努力維護寶寶健康。
胎兒在母體子宮中的這9個月,是預防新生兒成為過敏兒的關鍵期,如果這9個月的黃金期,成為空窗期或黑暗期,那就太可惜了。
從事自然醫學者有兩大信條,第一信條是「do no harm」不造成傷害,第二信條是「Food is your best medicine」食物是您的最好藥物。
Do no harm原則應用在胎兒保護是再適當不過了,更貼切的說,就是讓胎兒在子宮中不要受到母體IgG及母體血液中食物過敏原的傷害,否則在胎兒期受到過多過敏原的刺激,等出生後再來彌補,往往是大費周章,事倍功半了。
Food is your best medicine原則可應用在孕婦飲食,只要先做慢性食物過敏原IgG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停止食用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再採用食物輪替攝取法來作三餐飲食之調配,就可以讓子宮中的胎兒安全又營養的健全發展、誕生,成為健康寶寶,過敏兒的發生率與過敏嚴重程度將可大幅降低。
預防生下過敏兒的重要方法
婦女在懷孕前六個月,先抽血檢測IgG食物抗體。對於有重度抗體的食物,停食六個月,中度的停食三個月,之後再採用4天輪替食用一次的方法。
不但主食要輪替,水果蔬菜也要輪替。例如一周內,每天吃不同水果,應該是不難辦到的事。輪替攝取食物,不但可以避開IgG食物抗體累積的風險,也可以得到更均衡的營養來源。
舉例來說:鳳梨這水果也是常見易引發抗體的食物,曾發現某個調理班老師因為認為鳳梨含有很多酵素,強調學員每天一定要吃鳳梨,結果檢測全班有1/3學員對鳳梨有重度抗體。
人對食物都有慣性攝食的習慣,喜歡吃的常常吃,不喜歡的從來不碰,為了小寶寶的健康與未來,應強迫自己作食物日記,調整習慣,別無他途。
每餐都把食物內容輸入電腦或用書面記錄,去市場買菜時也要根據食物日記來買。
儘量不要吃加工食品、罐頭食品,以肉眼仍可認出食物原貌者為佳。
有實驗發現微波後的食物及水,不利動物及植物成長。
不可吃到反式脂肪,烹調不可用煎炸,Omega-6高油脂儘量少,避免成為Omega-6炎症體質。
每日至少服用15c.c.冷榨OMEGA-369植物油,烹調全採用Omega-9含量高達82%的苦茶油,Omega-9油不會像Omega-6那樣會增加組織的炎症反應。
若已有較嚴重腸漏症(IgG食物抗體有一種為重度者),則有必要啟動細胞療法至少3個月。
在懷孕期間,OMEGA-369植物油應維持至少每日15c.c.,另加抗氧化。
胺基酸方面則維持每日一包含L-Glutamine及益生菌的腸黏膜修補劑。
綜合維他命及微量元素製劑每日一粒。
如此一來,所需的細胞原料全都可以得到適當的補充及平衡。
註:
婦女缺鐵性貧血,經3個月細胞療法調理,平均可提升2~3mg/dl的血紅素。
細胞療法4個月,CRP可降到最低點。
新生嬰兒以餵母乳為唯一選擇,餔乳期間,母親飲食原則與前述相同。
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童,最主要的症狀是皮膚癢,因為癢而時常搔抓,以致皮膚上呈現很多抓痕,時間久了形成皮膚增厚苔癬化、濕疹化,有時表皮破損後會繼發細菌感染,如毛囊炎、膿痂疹或蜂窩組織炎。
每個孩子異位性皮膚炎的程度不同,最根本的治療之道是抽血檢測IgG及IgE,把急、慢性過敏原都找出來,再盡量隔離環境中或食物過敏原,就可以大幅改善。
如實際案例為5歲男童,四肢異位性皮膚炎,並有皮膚增厚苔癬化,左眼長期結膜炎,無法坐定,於小房間內惶恐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有過動傾向。
他在2歲時曾在某醫學中心抽血測IgE,證實對螨及塵螨過敏,當時沒有檢測IgG,也未做飲食控制。因不周全的檢驗,以及未及時做正確有效之診治,使病情延誤了三年。
補做抽血檢測IgG,發現該孩童呈現對蛋、奶及小麥過敏,停止食用這幾項過敏食物,再經新五行細胞療法調理。
看似難纏的異位性皮膚炎,其實需要的都是正確的診斷以及避免關鍵誘因,即可大大提升生活品質,孩子無需白白受苦。
成人或兒童應遵循的原則皆相同,在這段過渡期間的生活起居,要多加注意以下幾點共通事項:
(一)飲食方面
多食用新鮮蔬果,少吃零食、含糖飲料等,以避開加工食品中的各種過敏原。
(二)減少居住環境過敏原
1.地毯、榻榻米、草蓆、布質窗簾較易滋生塵螨或黴菌,應改為磁磚地板或百葉窗。
2.牆壁注意不要有水漬、壁癌、水泥剝落。
3.家中角落不堆積雜物,勿過多盆栽植物。
4.不買絨毛玩具。
5.定期使用吸塵器,吸塵後馬上清理集塵袋,集塵袋清洗後要烘乾,紙質集塵袋不要累積太滿才丟棄;不用掃帚、雞毛撣子,以免灰塵飛揚。拖地不要太溼,盡快抹乾,拖把要經常清洗晒乾,抹布也要常換新,定期煮過或日曬。
6.貓、狗等有毛寵物身上都有螨,貓狗的毛屑或唾液也是重要過敏原,因此應避免養有毛寵物。
7.家中不要過度裝潢,要使用不含福馬林的環保建材,施工時不使用有揮發性的強力膠,改用無揮發物的樹脂,裝潢後不立刻住進。
8.許多香精、氣味是過敏原,因此不噴灑清香劑、不點蚊香、不噴殺蟲劑、不點香燭、香精,大人勿使用香水及香味濃烈的化妝品。
9.煙霧也常引致過敏,廚房抽油煙機要使用有強力馬達的,烹調時少用燒烤、油炸,不焚香、燒紙錢等。
10.電扇扇葉、冷氣機的隔塵網,都容易累積灰塵,要注意清洗,捕蚊燈的蚊蟲屍體要常清除。
11.使用除濕機,室內溼度保持在50~60%。
12.通風良好,空氣對流,以免CO2及CO濃度過高。
13.勿在室內吸香菸。
(三)衣物選擇與清洗
1.貼身衣物以純棉為首選,不染色最佳,寬鬆、透氣;不要穿毛料衣物、動物皮草、綢緞、尼龍、貼亮片的鮮豔服飾。新買衣服要洗過再穿。
2.每個人有自己專用毛巾、浴巾,常烘乾和日曬。
3.經常換洗衣物、床單、枕頭套,異位性皮膚炎者用品要單獨清洗。
(四)兒童生活的照顧技巧
1.不留長指甲,剪指甲後用細紋銼刀小心將剪口磨平,嬰兒可戴上棉布手套。兒童晚上若會不由自主抓癢,造成傷痕累累,也可戴上棉布手套睡覺。
2.不要給兒童太多精神上的壓力。
3.沐浴時水溫適中不要過高;勿過度泡澡、泡溫泉、不上公共浴池、游泳池。
4.選用純天然清潔產品,如深棕色有天然果香的無患子沐浴洗髮乳,不用含有香料色素的化學沐浴乳、乳液、洗髮精。
5.皮膚可擦無香精、無色素的天然潤膚膏。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王群光自然診所官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